我國茶道和香道歷史久遠,至今兩者依然緊密關聯。香道與茶道一樣,在實施過程中,茶葉與沉香融合所產生的清幽香氣使人感到心曠神怡,身心愉悅,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是個人修養的高雅藝術活動。茶與香給人帶來的清醒、平和、理智還與儒家的中庸之道吻合。很多香譜、茶經中都浸潤著這種中庸智慧。
惠安沉香 惠安沉香的香韻帶涼,有甜味,較通透,有的含有水果或花香,可與一些干茶搭配,干茶白毫顯露,沖泡時茶葉所散發出的特有香氣,稱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鮮葉,嫩度在一芽一葉以上,經正常制茶過程均可能會有毫香。
例如銀針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則有嫩香帶毫香。如白毫銀針、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這幾種茶與惠安沉香線香搭配效果更佳。
達拉干沉香+嫩香型茶
達拉干沉香中的清香味特別的濃郁,而且其中大部分甜味較淡,清淺的奶味之中泛著微甜,尾韻帶有清爽的涼意。這種醇厚清香的味道與一些帶有鮮嫩香氣的茶品最搭,一起泡飲可以豐富茶香的層次感,還能沖淡茶中的青澀感,和都勻毛尖、紫陽毛尖、峨眉峨蕊、雁蕩毛峰等都是不錯的搭檔。
西馬沉香+花香型茶
靠近南部的西馬,略帶花香氣味,甘甜而清涼。而有的茶也是一樣,有著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為青花香和甜花香兩種。青花香香型可包括蘭花香、梔子花香、珠蘭花香、米蘭花香、金銀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蘭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紅花香等。其品種很多,一般鮮葉嫩度為一芽二葉,制茶合理,會有一些花香特點。
屬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綠茶、紅茶。青茶如鐵觀音、包種、鳳凰單樅、水仙、浪菜、臺灣青茶等有明顯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較大。綠茶中如桐城、舒城小蘭花、涌溪火青、高檔舒綠等有幽雅的蘭花香。
柬埔寨沉香+果香型茶
除了惠安系越南芽莊料等沉香,柬埔寨菩薩等產區的沉香較多出現這種怡人的果香味,生津效果很好。柬埔寨沉香偏果甜的果香更為醇厚。一些茶葉中也散發出類似各種水果香氣,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蘿香、桂圓香、蘋果香等等。閩北青茶及部分品種茶屬此香型,紅茶常帶有蘋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紅工夫等。
印尼沉香+清香型茶
印尼產區的水沉最大的特點就是香味中帶著印尼水沉那種特有的沼澤地水草的香韻,清新高雅。而與之相類似的茶葉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純、清正、清鮮等。一般見于鮮葉嫩度在一芽二、三葉,制茶及時正常的綠茶等;另外,少數悶堆程度較輕,干燥火工不飽滿的黃茶和青茶類搖青、做青程度偏輕及火工不足的,香氣也屬此香型。清香屬綠茶的典型香,如竹葉青、恩施玉露、蒙頂黃芽;此外如清香型鐵觀音也是此香型。
莞香系沉香+甜香型茶
芽莊沉香的香味變化應該是先涼、澀,中甘甜,與之搭配的茶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棗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圓香等。凡鮮葉嫩度在一芽二、三葉,紅茶制法,可能會出現這些特點。甜香為工夫紅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紅工夫、滇紅工夫、閩紅工夫等。這幾種茶與芽莊沉香搭配更為精妙。

馬尼撈沉香+醇香型茶
馬尼撈沉香的的味道非常的渾厚,即使在常溫下也十分明顯。瑪尼腦沉香最適合跟味道同樣濃厚的醇香型茶品搭配,這樣才不會被茶香掩蓋,還能增加味道中的層次感,像普洱茶、黑茶這種陳茶是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