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的位置: 集團首頁 >悅香文化 >香道文化 >香道文化
    香囊||流轉指間,一見傾心
    2019-07-26
    分享
    一入三伏,
    天氣炎熱至極,
    若說此時最動人的風景,
    莫過于閑暇的午后,在空氣清新處,
    手捻針線,
    勾畫美麗的花紋,
    再來做個束口袋,
    將香料包裹在麻布之中,
    塑造一枚精致的小香包。



    古人對香包的喜愛,從稱呼中便能窺得一二,如詩般的名稱“香囊”、“香纓”、“佩幃”、“容臭”,讀起來口齒生香。

    香包的別名中也暗含著一段久遠的傳說,傳聞屈原投江時正值夏天,蚊蟲四飛,民眾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紛紛用艾草點燃,以煙熏蟲,后有人建議,何不以布包檀香,人人一串,蚊蟲污物不敢近。自此,“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俗語流傳至今。




    如今,為人父母,開始考慮著,繼承對生活儀式感的堅守,把屬于時令節氣的傳統古典之韻,用最接近愛的方式,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手工之美,
    未必人人都可深究,
    卻人人皆可體味。
    用絲線和棉布,
    裹進香料和辟邪驅瘟的美好愿望,
    一針一線,
    親制手工香包之禮。


    【手作香囊】
    掬一把香草,纏一縷絲線,制而佩之,奕奕清芳。
    材料:
    碎布,香包,香材,彩線,剪刀 
    制作:
    一、首先將布料裁成適當布條,尺寸也可以視布料大小而定;
    二、布條對折,把側口和底口用線封邊;
    三、 把縫好的香袋翻面,整理好,裝入研碎或粉末狀的香材;

    四、將剩下一半的開口處縫合封口;

    五、最后將縫好的布袋放入香包中,作品即可完成。 
    制作分解圖:














    一枚香囊,含草木之清香,承載著華夏之魂,凝練自然與人文之美,見之心生旖旎,系之既具提神、驅邪、留香、清新空氣,甚至傳情達意之作用,又能體現君子名士清新雅潔之風。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