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極其久遠,在古代四大文明的發源地,最早使用香料的時間,其有據可考的歷史都可以溯及3000至5000年之前。
在上古時期在祭拜宗廟社稷、天地神靈的活動中用香以燃燒祭祀。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思想的傳播,使熏香在貴族階層更為普遍,文人雅士開始做詠香的詩文,此時還出現了一批用于治療疾病的香藥方子,到南宋,香料漸漸走入了尋常百姓人家,合香配方及香品造型變得更加豐富。
沉香
別名:香材、白木香、牙香樹、女兒香、棧香等
檀香
檀香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常綠小喬木,高6~9米,具寄生根。分布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中國臺灣亦有栽培。全年可采。檀香樹被稱為“黃金之樹”,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寶。采得后切成小段,除去邊材(制造檀香器具時,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檀香還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其獨特香味具有安輔作用,對于冥想很有幫助,因而廣泛用在宗教儀式中。通過蒸餾提取的檀香精油,是香水常用的原料。杭州檀香扇就是用檀香木制成的,輕輕一搖,清香四溢,而且有“扇存香存”的特點。
龍腦香
龍腦香是龍腦香樹的樹脂凝結形成的一種近于白色的結晶體,是中國的一級保護植物。常用于藥材,且可用于美食,宋代以前,便有 “香茶”還有“龍腦茶”,在佛教里,龍腦可禮佛,也可“浴佛”,甚至將龍腦樹的樹膏用作佛燈的燈油。
龍腦香 [ 科大喬木,常有星狀毛或盾狀的鱗秕,木質部有樹脂。從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取得的結晶,是近乎純粹的右旋龍腦。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含有多種萜類成分。除龍腦外,尚含葎草烯、β-欖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齊墩果酸、麥珠子酸、積雪草酸、龍腦香醇酮、龍腦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含有多種萜類成分。其可用于閉證神昏、用于目赤腫痛,喉痹口瘡、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心絞痛等。
麝香
麝香是極其稀缺的“麝鹿”,在成熟的雄麝肚臍下方的香腺囊中形成的一種有香的物質,是一種十分名貴的藥材,也是極為名貴的香料。麝香是配制高級香精的重要原料,也是古代文人、詩人、畫家的掌上賓,是具有良好的提香和定香能力,平衡香氣,給整個香氣帶來活力,并賦以動人的情感。